鄭劍,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,全國臺聯(lián)臺情咨詢專家,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戰(zhàn)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。長期從事國際政治、軍事安全、臺灣問題等研究。著有《孤島殘夢—國民黨在臺灣的日子里》、《臺灣秘史—前所未聞的臺灣故事》、《潮起潮落—海協(xié)會?;鶗涣鹘煌o實》、《折沖共融——變動中的兩岸關系》|,合著有《跨越太平洋—中美首腦外交50年》、《猛醒吧日本》、《拉賓之死》,參與《世界戰(zhàn)爭史通鑒》、《中國學者論未來戰(zhàn)爭》等書撰寫,在境內(nèi)外發(fā)表大量學術文章。參與組織多部歷史文獻電視片和紀錄片攝制。 |
鄭劍(資料圖)
作者 鄭劍 中國和平統(tǒng)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
7月26日,民進黨賴清德打著“公民社會”旗號發(fā)動的“大罷免”第一輪投票,以0:25的結果完敗。雖然賴清德迄今仍強打精神、死不認錯,未見任何真誠悔改的跡象。7月30日,他再次表態(tài)帶領民進黨走完8月23日“大罷免”的“最后一里路”。但其“大罷免”的“頭號戰(zhàn)犯”罪名、“執(zhí)政”無能的形象、危險分子的身份已牢牢坐實。其中,其為挽救“大罷免”頹勢所作的“爛尾工程”——“團結十講”,無疑對“大罷免”的失敗起到臨門一腳的作用。只不過這臨門一腳不是把球射進對手球門,而是射進了自己的球門。道貌岸然的“十講”事與愿違,不但未能挽救選情,反而雪上加霜。這個現(xiàn)象的至少有以下四點啟示:
1、“十講”謬誤百出,再次證明“臺獨”分裂是歪理邪說。歪理邪說只能用歪理邪說圓謊,登不了大雅之堂。“十講”的底色是“臺獨”,“臺獨”逆潮流而動,分裂國家民族無法用人間正道、義正辭嚴的邏輯論述。故賴清德只能撿拾即便是老牌“臺獨”也因自感難以自圓其說而摒棄的“臺灣民族論”“南島語族論”等這樣的理論垃圾來堆砌,稱臺灣在信史時代以前就擁有“獨立生態(tài)系”,臺灣的“原住民”屬于南島語族,與中國大陸“無關”;濫說歷史、篡改法理,把中國臺灣地區(qū)歷史強行與“西方中心論”對接,從西方大航海時代重塑歷史起點、把中國大陸經(jīng)略中國臺灣地區(qū)的歷史與西方國家殖民侵略中國臺灣地區(qū)的歷史劃等號。甚至連1946年臺灣省派18名代表到南京參加制憲、中國政府通過抗日戰(zhàn)爭收復臺灣、犀牛并非原產(chǎn)臺灣等常識的都要無視和篡改。這樣的敘事何以服眾?賴清德自以為是的“十講”,讓世人再次看到“臺獨”歪理邪說的“無知者無畏”,看到了反常識、反理性、反歷史、反法理、反正義的歪理邪說的丑惡面目。歪理邪說必然導致歪門邪路,歪門邪路只能以失敗告終。
2、“十講”半途而廢,再次說明“臺獨”慣于誤判形勢。賴清德推出所謂“十講”前,必然是做過盤算的,以為他的“大道理”可以蒙蔽臺灣小老百姓,以為他的個人“魅力”可以壓倒臺灣民眾的理性判斷,以為他的如簧之舌可以再收新的中間選民粉絲,以為歷史和國際大勢對“臺獨”分裂分子有利,以為美國會無條件支持其“臺獨”盲動冒險,以為大陸因素可以隨意用來操弄投票。誤判形勢就會盲動冒險,用“十講”來助選就是盲動冒險。但是,他的“十講”連部分民進黨人都覺得丟人現(xiàn)眼,遑論臺灣廣大民眾了。賴清德嚴重誤判臺灣民眾的智慧,嚴重誤判臺灣年輕人的常識程度!臺灣畢竟是個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社會,用違背常識的“十講”去蒙人只能自欺欺人。截至2023年底,臺灣15歲以上人口中,大專以上教育程度占比49.7%,中學以上占比超過80%,識字率98.29%,文盲幾可忽略。賴清德若真正聰明,起碼要了解一下他的“子民”的常識和判斷水準。但他顯然過于自信了,而且還固執(zhí)。在“十講”開篇引起巨大爭議后,他不但不及時去止損,反而固執(zhí)地進行第二講、第三講、第四講。直到實在講不下去了,也拒不認錯,以“救災”為由宣布暫停。這樣的做派不但頑固,還是詐騙行徑!賴清德在“就職演說”中曾宣示要“打詐”,實際上臺灣島內(nèi)最大的詐騙犯正是他自己!
3、“十講”最終爛尾,再次說明大局和大勢對“臺獨”及民進黨不利。自李登輝執(zhí)政以來,“臺獨”和民進黨一度呈持續(xù)擴張之勢。即便其間有諸如“紅衫軍運動”、2012年蔡英文參選失敗等重挫,但到2016年又緩了過來。2024年更打破島內(nèi)政黨輪替規(guī)律,實現(xiàn)連續(xù)執(zhí)政,賴清德得以圓夢“大位”。但另一方面,進入新時代,隨著中國大陸崛起、中華民族復興之勢在更廣領域、更深層次發(fā)展,世界格局和兩岸態(tài)勢實際上正在發(fā)生轟轟烈烈的變化,從而構成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最重要特征。民進黨和“臺獨”無視大局和大勢所向,狹隘地把片段和暫時現(xiàn)象無限放大,以為“臺灣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心”(賴清德語)、居然斷定斷美國在兩岸關系天平中徹底傾向臺灣、臺灣將“得道多助”。于是乎,賴清德才有2024年5月20日“就職演說”、10月10日“雙十講話”,直至今年3月13日“十七項策略”的空前囂張。這是典型的“綠蛙意識”作怪,是對臺灣局勢、兩岸局勢、國際局勢的嚴重誤讀,是對臺灣大勢、兩岸大勢、國際大勢的嚴重誤判。東升西降是大局和大勢,“臺獨”末路也是大局和大勢。臺灣民眾要民主、要和平、要發(fā)展,不要獨裁、不要戰(zhàn)爭,不要“臺獨”。
4,“十講”得不償失,再次說明“臺獨”正堅定地走在通向滅亡的下坡路上。“大罷免”的底色是“臺獨”,只有“獨裁”才能推進“臺獨”。李登輝是假民主、權謀性獨裁;陳水扁的假民主、功利型獨裁;蔡英文是假民主、欺騙性獨裁;賴清德是假民主、赤裸裸的獨裁。賴清德打著“無私無我”的旗號,真正目的是追求獨裁的權力地位和“臺獨”的歷史定位。這是歷史上一切大獨裁、真害人者的共同特點。好在臺灣人民在覺醒,一步步看透了賴清德和民進黨“假民主”“真臺獨”的本質(zhì)。他們看到了如果讓其“大罷免”意圖得逞,臺灣不但將喪失民主,還將因賴清德無制衡的“臺獨”狂飆而走向毀滅。在賴清德任期內(nèi),如果要實現(xiàn)“臺獨”,除了戰(zhàn)爭手段以外別無他途,而戰(zhàn)爭只能意味著臺灣的滅頂之災。
“大罷免”后,以賴清德的頑固個性與拙劣的政治能力,可以斷定他不會真正進行反思,更談不上改弦更張。賴清德通過陸委會放風稱“臺灣不存在是不是中國人的問題,也不存在中國文化或討厭中國的問題,而是制度與理念的問題”,是轉(zhuǎn)移視線的欺騙伎倆,是蒙蔽臺灣民眾的緩兵之計,是下一步再次攪動臺海局勢嫁禍于大陸的陰險伏筆。
如果賴清德真正悔改,就必須收回“十講”、收回“雜質(zhì)說”、收回“十七項策略”、收回“其余人口”惡政,更必須承認“九二共識”的歷史事實和核心意涵?!熬哦沧R”是試金石,別無他途。
華夏經(jīng)緯網(wǎng)專稿 如需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源
華夏經(jīng)緯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