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湯紹成 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
大陸漁船在廈金海域翻覆事件至今已逾兩周,兩岸仍僵持不下,但實際情況也日益明朗,民進黨當局應以此為契機,積極營造兩岸緩和氛圍。
由于兩岸的特殊關系,很多問題不能適用國際規(guī)則,因而必須基于善意與互信來特別處理。比如所謂“海峽中線”與當前金門的“禁限制水域線”等規(guī)范,都是臺灣單方面的決策,基于長年兩岸的發(fā)展與默契,大陸對此并未言明。但自蔡英文“執(zhí)政”以來,兩岸兵兇戰(zhàn)危,如今雙方默契不再,大陸的對臺策略已從維持現(xiàn)狀改為恢復原狀,雙方瀕臨直球對決。
臺當局認為,整起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,在判決出爐之前,不能判定疏失,因而無法道歉賠償。但因臺海巡部門提不出錄像證據(jù),大陸必將難以接受判決結果,因而難解僵局。
由于兩岸關系的高度政治性,尤其最近幾年在美方的推波助瀾下,在兩岸交往的情理法方面,若執(zhí)意堅持理與法的操作,可能無法完滿,甚至愈演愈烈,因而還需要以基于互信的默契來加以潤滑與緩和,到底人命關天。
故若能利用國民黨的兩岸管道,并以低調中間人的角色,可能可以發(fā)揮一些作用。比如此次國民黨夏立言副主席訪大陸的團隊中,就有一些中間人士參與,但這還略顯不足,而根本之道在于島內政壇大和解。若民進黨當局能營造友善的政治氛圍,并積極授權,相信國民黨必可做出相當貢獻來緩解局勢,而這也必定符合各方的利益。(臺灣“聯(lián)合新聞網(wǎng)”)
網(wǎng)站簡介 / 廣告服務 / 聯(lián)系我們
主辦:華夏經(jīng)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(jīng)緯網(wǎng)
Copyright 2001-2024 By 977696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