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夏經(jīng)緯網(wǎng)8月21日訊:據(jù)臺灣“中時新聞網(wǎng)”報道,臺行政機構例會21日討論通過“2026年度臺當局總預算案”,其中“總體防務支出”金額將達到創(chuàng)紀錄的9495億元(新臺幣,下同),占臺灣“GDP”預估值28.6兆的比例約3.32%。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(zhàn)略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揭仲表示,根據(jù)臺行政機構的會議資料,2026年度“總體防務支出”,除往年采計的“防務部門年度預算歲出編列數(shù)”5614億元、“防務部門主管之特別預算之歲出分配數(shù)”1868億元,與“非營業(yè)特種基金支出”654億元等三大“核心防務支出”共8136億元外;臺行政機構也首度參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標準,將輔導會“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”1064億及‘海巡署’支出295億,共1359億之“衍生性防務支出”一并納入,使2026年度新標準下的總體防務支出達9495億元,占GDP預估值28.6兆元(2025年8月預測)的比例為3.32%。
但揭仲說,若按照往年標準,僅計算“核心防務支出”,則2026年約8136億元,占2026年“GDP”預估值28.6兆元的比例為2.84%。
揭仲也提醒,雖然2026年度“核心防務支出”來到8136億,比2025年度相同標準下的6470億,大幅增加1666億,增幅高達26%,但防務支出結構失衡的情形,卻也比往年嚴重。因為2026年度防務支出中,用于武器采購與研發(fā)的金額,包括年度軍事投資預算1616億與特別預算的分配數(shù)1868億,合計高達3484億;但用于人員訓練、燃料采購與武器裝備維修保養(yǎng)的作業(yè)維持預算,卻因為難以獲得特別預算的挹注,使其金額成長趕不上武器采購與研發(fā)的幅度,2026年度僅為1990億。
揭仲解釋,一般而言,武器采購與研發(fā)支出與“作業(yè)維持”支出,最好能維持1比1的比例,以確保所獲得的武器裝備有合格的人員操作、有足夠的燃料來運作,和獲得必要的保養(yǎng)維護。然而,臺軍武器采購研發(fā)支出,與作業(yè)維持支出之間的比例,近年卻出現(xiàn)失衡征兆,2023年度是1.58比1,2024年度高達1.72比1,2025年度略降為1.59比1,2026年度可能增為新高之1.75比1,失衡情形令人擔心。
揭仲也指出,2026年度防務部門“人員維持”預算編列數(shù)為2008億,比2025年度的“法定”預算數(shù)1816億,多出192億,顯示2026年度防務預算中,應該只有將今年3月21日賴清德親自宣布的調(diào)薪方案編入,未將臺灣立法機構今年6月10日三讀通過之“軍人待遇條例”,明定自2026年1月1日起,臺軍官兵志愿役加給改為每人每月一律發(fā)給3萬元,與義務役官兵薪資總額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工資等內(nèi)容納入,因為新修正通過的“軍人待遇條例”,所需新增預算近300億元。
揭仲擔心,這可能會替后續(xù)臺灣立法機構的預算審查過程帶來變量,因為臺行政機構若不愿承諾在2026年立刻提出“追加預算”,以符合新修正“軍人待遇條例”的調(diào)薪要求,則在野黨不排除會要求將總預算退回重編。
網(wǎng)站簡介 / 廣告服務 / 聯(lián)系我們
主辦:華夏經(jīng)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(jīng)緯網(wǎng)
Copyright 2001-2024 By 977696.cn